close

資原來源: http://www.gururu.tw/%E5%99%97%E6%B5%AA-%E5%BE%AE%E5%9E%8B%E5%89%B5%E6%A5%AD-1.html 

【啪啦站長 孫傳雄撰文】因為,我長期涉獵於部落格行銷與微網誌行銷領域之中,因此,在這幾年來,陸續有不少媒體朋友與網路業者透過相關管道,詢問我有關這方面的事宜與建議。

或許,是目前微網誌風潮正起之故,因此,在最近的問題當中,為數最多的部份是聚焦於微網誌(特別是國內正紅的噗浪)的商業運用之上。

其實,針對微網誌的商業應用,個人認為還可以更細微地區分成兩個方面來看。一方面是關於微網誌的企業網路行銷,這部份你可以先參考我下列的四篇文章,裡頭有蠻詳細的介紹。

另一部份,則是關於微網誌與網路微型創業之間的關係。因此,這次我以”噗浪重燃台灣的網路微型創業風”為題,分成上中下三篇文章來為此議題做論述。

虛擬社群的重要性

台灣知名的網路趨勢刊物-數位時代雜誌發行人 詹宏志先生曾在數位時代網站專欄中,談到:

網路世界現在是「微型創業」的好時機,我特別指的是投入資本在兩百萬台幣以下的事業,有很多事業甚至可以低到五十萬元的現金投資,或者真正的投資就是你自 己的時間(或業餘的時間);你要儘量利用現有的創作、商務平台,把自己的資源投在關鍵性的焦點(也就是你要給網友們什麼服務)。這比實體世界的創業需求低 得多,但成功機率卻高很多。(資料來源:數位時代網站

不過,詹發行人在此所講的重點是網購與部落格的部份。但,我更相信的是微網誌的未來潛力。

為何我會如此肯定呢?關鍵就出在虛擬社群上面。

在論述這個想法之前,我先將虛擬社群做個較明確的定義,我引述的定義是來自於維基百科

虛擬社群又稱虛擬社區、網路社群或電子社群或電腦社群,是網際網路使用者互動後,產生的一種社會群體。Rheingold認為虛擬社群是一群人在網路上從事公眾討論,經過一段時間,彼此擁有足夠的情感後,所形成人際關係的網路。(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簡單地說,虛擬社群就是網站透過線上虛擬的互通繫結,讓網友彼此之間產生一種心理層面的好感與歸屬感。運用這樣子的好感與歸屬感,來為網站產生虛擬社群的向心力、甚至形成一種使用行為上的習慣、並帶來持續性的流量。

其實,虛擬社群已經不是新玩意兒了,從早期的BBS(如批踢踢實業坊)、論壇(如Mobile 01)、一直到部落格(如無名小站)。都是因為擁有為數眾多的虛擬社群基礎,才得已歷久不衰、績業長青。

經營虛擬社群的困難點

實然,過往在經營虛擬社群方面,有一個最大的困難點,那就是時間

或許,你現在看批踢踢實業坊或者Mobile 01,有那麼多死忠的網友支持而羨慕不已。但是,你不清楚的是,它們是累積了多久的時間才得已達到目前的地步。以批踢踢實業坊為例,它由創辦人杜奕瑾於1995年在台大資工系以非營利性質成立至今已14個年頭。另外,Mobile 01則原本只是創辦人蔣叡勝在2002年於某個BBS站中成立的討論區,經過了後來長達將近七年的經營,才有現在的盛大陣容。因此,大家目前都只是看到了他們成功的這一面,但過去經營的辛苦,我想只有這些創辦人才能真正暸解。

經營虛擬社群的成功關鍵因素

很多人都知道成功的網路創業絕對是要靠虛擬社群來支撐,因為他們是支持整個網站發展最重要的一批成員。就如同公家機構蓋好了公共設施,必需要有人去使用一樣,假若沒人願意去使用,最終也只能成為讓人所垢病的蚊子館。

但是,如同上述所言,經營虛擬社群通常要熬很久的時間,才能像是多年媳婦熬成婆、菜鳥變老兵一樣嘗到甜美的果實。因此,在過去的歲月中,談到要在網路上創業,我想很多人都會抱以懷疑的眼光。甚至,不少知名的網路趨勢評論家,老是以台灣市場太小、應該海外網路創業為理由,將大家帶往了一個完全不熟悉、而且更不容易成功的異鄉。

關於此方面,我一直很喜歡詹宏志發行人說過的一段話:

因此說台灣太小,多半是一種想像,我是不同意這個說法的。如果是一個新進創業者,反正都是要從無到有,投入到一個有發展性的地方是不壞的,譬如中國。但若是在台灣有些基礎的創業者想要出走,我就會建議不如在台灣做,因為你有一個知識是「最了解台灣」,所以最有可能在這裡把成功模式做出來。(資料來源:數位時代網站

個人認為一個失敗的台灣網路創業者,最大的問題在於把台灣看的太小而且耐不住性子。我自己長期涉足於網站的經營,失敗與成功的經驗都在我的身上發生過。因此,我知道而且相信台灣的網站還有很大的空間與未來可以發展,但關鍵點就在於你是不是懂得長期經營虛擬社群,或者用更網路的用語來說,你是否能夠長期為你的網站形塑一個”鄉民文化”。

微網誌社群的優勢

或許你會反問我:「要耐住性子是沒錯,但是要七年、甚至十四年,未免太久了吧?」的確是久了點,但,現在你有更快且有效的方法。

那就是此篇文章開頭所講的微網誌社群為基礎的微型網路創業

諸如BBS、論壇或者部落格,這些過往的虛擬社群皆有一個共通的缺點,那就是社群是封閉的、是網站業主獨享的。簡單地說,其他人是無法共享這些網站所經營出來的社群成果。因此,當要新創一個網站時,就只能以時間換取空間,慢慢地累積自己的虛擬社群實力。

實然,現今新的虛擬社群型態已經改變了,變的更開放、更自由。

這個改變其實也有近三、四年的歷史,從國外的Facebook(一種綜合網路名片、部落格、相簿、微網誌功能的網站服務)開始、一直到Twitter(國外最知名的微網誌服務),皆可以透過它們開放的API(應用程序界面),在已即有的社群基礎之下,來構建一個新的網站服務。此舉讓網路創業者可以用更短的時間、更少的成本,達到過去可能要花長久的時間才能達到的目標。

縱然,Facebook或者Twitter在此方面的國外成功案例已經不勝枚舉,但是,由於Facebook與Twitter在台灣網路市場中,網友的參與度並不高,因此,此類型的應用不常在台灣出現.更不用說成功的案例了。

但,Plurk的出現,讓我看到了一道很清晰的曙光。

前言

Plurk 噗浪是我認為目前在台灣最紅的微網誌網站。雖然,它現在只有十萬名左右的會員整體的市佔率可能也不及國內最大BSP(部落格服務提供商)無名小站所附屬的嘀咕微網誌。但不能否認的,它卻是目前成長最快、黏度最高、而且最多知名網路意見領袖(如彎彎、酪梨壽司、朱學恒、工頭堅、不來恩等人…)參與的一項微網誌服務。因此,就虛擬社群的未來潛力與影響力來說,我認為它並不比目前有上百萬會員的無名小站來的差。對於網路微型創業者而言,更是一個探尋機會的極佳環境。

在說明為何我會說:『它是個探尋機會的極佳環境。」之前,我先來談談Plurk 噗浪如何在台灣造成轟動?

Plurk 噗浪如何在台灣造成轟動?

如我先前所言,在國外的微網誌市場中,只有一顆最閃亮的明星,那就是Twitter。相較於Twitter的巨大,Plurk 噗浪在外國渺小到幾乎看不到它的存在。那你可能會問我:「以大者衡大的角度來看,Twitter在台灣應該很容易打敗Plurk 噗浪才對呀!」

就理論來說是沒錯,但是,問題出在台灣市場過小,因此,Twitter並未花太多心力在台灣市場的推廣之上。甚至,連繁體中文界面版本皆未推出。此舉,對習慣使用繁體中文界面的台灣使用者來說,光在界面的操作上,就已經感到非常不能習慣。而且,在Plurk 噗浪於2008年6月成立之前,其實台灣的本土業者-台灣簡訊,便以Buboo之名,推出在功能與界面上類似於Twitter的繁體中文微網誌服務。但,比Plurk 噗浪早了一年成立的Buboo(2007年6月成立),在這兩年來並沒有創造出驚人的成長力。截至2009年3月為止,它的會員數僅有Plurk 噗浪在台灣國內會員數的四分之一左右(約為25000人)。

若深入探究其原因,會發現到Twitter模式的微網誌並不容易讓台灣的使用者所接受。那到底問題出在那兒呢?

因為,台灣人愛熱鬧、愛閒聊並且喜歡有回應的網路空間。所以,各個在台灣成功的BBS站、論壇、部落格或者即時通軟體,或多或少都帶有我上述所說的三種特質之一。反觀Twitter模式的微網誌,它的特質是記錄多於對話。即使有對話,也不會像在Plurk 噗浪之中常有的多人長篇對話。致使,即便台灣在兩年前早已出現了類似Twitter模式的繁體中文界面之微網誌,但也沒有因此掀起流行的熱潮。

那你可能又會問我:『Plurk 噗浪又有什麼不同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在昨日詢問了上百位在Plurk 噗浪當中的使用者兩個題目,一為:『什麼是微網誌?』、二為:『微網誌能做什麼?』匯總一百多個回答的內容之後,可以到發現”聊天”兩字出現的頻率為最高。簡單地說,相較於Twitter模式的微網誌而言,Plurk 噗浪模式所著重的是網友間彼此的交談與對話。

如同,Plurk 噗浪共同創辦人之一的云維彬(Alvin Woon,馬來西亞人)在受訪時所指出:

其實我們當時是發現,我們身邊的朋友,有很多人都用Facebook、E-Mail、即時通這樣的工具,但其實卻還是很少講到化,很少透過這樣的工具彼此互相關心。於是我們就想設計出一個可以讓朋友們互相關心的工具。我認為Plurk的特性,是介於E-Mail與即時通的中間。像我自己的朋友,即使只是發一則噗說他正在喝咖啡,我們可能也會很熱烈地回應。對我們來說,與其要說Plurk要做一個微型部落格,倒不如說我們要做一個朋友之間關心的服務,在測試這段期間,我們團隊與朋友之間都用得很開心,我覺得這比較重要。(資料來源:癮科技

在此次受訪中,他點出了Plurk 噗浪最重要的特點:『與其要說Plurk要做一個微型部落格,倒不如說我們要做一個朋友之間關心的服務』實然,在我長達半年的實際使用過程中,更嗅到了台灣最大BBS站-批踢踢實業坊所營造出來的大型聊天室文化,在Plurk 噗浪之中重現。

Plurk 噗浪就像Web型態的BBS

什麼是BBS呢?維基百科是這樣子寫著:

電子系統佈告欄(英文:Bulletin Board System,縮寫BBS)是一種軟體,允許用戶使用終端程序通過電話數據機撥號或者Internet來進行連接,執行下載數據或程序、上傳數據、閱讀新聞、與其它用戶交換消息等功能。許多BBS由站長(通常被稱為SYSOPSYStem OPerator))業餘維護,而另一些則提供收費服務。

早期BBS的型態大多為在黑色終端機畫面上以單色或彩色的純文字呈現,並使用telnet協議連接,但隨著HTTP網路協議及HTML等網頁技術的發展,BBS的型態也轉變為網路論壇網路社群等多元樣貌,早期telnet式的BBS系統則快速式微,然而在中國大陸、台灣等地的學校中,telnet式的BBS系統仍然非常盛行,以致於對BBS一詞涵義的認知與世界其他地方有所差異。在中國大陸、台灣等地的「BBS」一詞通常是專指telnet式的BBS系統。(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因為Telnet型態的BBS並非Web型態,因此必需使用Telnet專用的軟體,才能連結上去。是故,它在國外老早已被送入了時間洪流的歷史博物館之中。但是,時至今日,在台灣擁有百萬會員的批踢踢實業坊仍屹立不搖、歷久不衰。無論是火星文、張爸事件、鄉民、科科、或者丁丁是人才這些台灣網路知名的次文化、事件或用語,皆源於批踢踢實業坊。甚至,全台最大的無名小站相簿、痞客邦相簿,它們的成功或多或少也和批踢踢實業坊之中的表特版有著蠻密切的關係。

就因BBS在台灣有極大的影響力,因此,過往就有朋友嘗試性地將BBS完整地移植到Web型態之中。實然,Web型態與Telnet型態有著相當大的差異性存在,是故,這項完整性的移植專案雖未失敗但也未造成很大的迴響。

但,個人認為Plurk 噗浪的出現,恰好填補了這塊許多人長久想嘗試、但又沒人真正成功的需求。雖然,它並非刻意地去敲擊這個成功的甜蜜點,但卻也無心插柳、柳成蔭般的成功了!

Plurk 噗浪讓每一帳號如同BBS當中的討論版般具有發文、看文的獨立空間,版主就是該帳號的擁有者,他具有絕對的發言權,而回應者與推文者就是他在Plurk 噗浪當中所結交的朋友。另一方面,Plurk 噗浪藉由AJAX網路界面程式技術,提高了發文與回應的傳送速度,並且在操作界面上設計的如同在BBS中一樣的順暢。這些優點皆與BBS的特質極為相似,但它卻仍具有身為微網誌網站所該具備的各項條件。

結語

雖說,它不是複製或者移植BBS到Web型態當中,但,個人從這幾個月來的使用經驗來看,卻看到了它所具有的BBS身影。就因為如此,許多在BBS當中的鄉民(指涉BBS的使用者)紛紛地開始使用Plurk 噗浪、甚至推荐其他朋友加入。因此,Plurk 噗浪才能在短短的一年之內,在台灣創造了十萬名會員的記錄。

當然會員數並非它最重要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因為它像BBS般提供了一個極為流暢的發文、回應模式,讓使用者不由自主地會一直想去使用它。因此,它更創造黏度極高的使用者停留時間。

或許你會問我:『黏度高有啥好處?』黏度高就像你會在百貨公司當中邊逛邊買一樣,只要你停留的時間越久,對網站的經營者來說,所帶來的附加效益會越大。因此,通常我們在看一個網站的價值時,除了看流量高低(來客數)之外,另一個重點就是黏度。就因為Plurk 噗浪的黏度高,當它有越來越多人使用時,其會發揮出網路虛擬城市般的效果,這個效果甚至比虛擬社群來的更加強大而且持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x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