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美國家長吃飯時的所作所為,在于訓練和培養孩子的獨立判斷能力,培養他們的獨立思維和獨立意志,他們的自信和自尊,他們對誠實和信任的尊重。一日三餐,日日不斷,而且直接作用于他們的身體感覺,飯桌教育遠比上幾節課,聽幾個演講,鞏固得多,有效得多。中國家長吃飯時的所作所為,在于讓孩子明白,他們年紀小,生活經驗少,不
知道自己要什麼,不知道自己是飢是飽,他們也用不著自己知道這些,有大人關心他們,為他們安排好一切,他們只
要聽話,就餓不著肚子,營養充足,茁壯成長。
    結果美國孩子長大,最愛說的一句話是:我知道,我會
中國孩子長大,最愛說的一句話是:我聽話,我是好孩子。
美國孩子半飢半飽,營養不良,目中無人,獨往獨來,橫衝直撞,
頭破血流,最後能發明出新玩意,開大公司,當大老板,自己想
說什麼就說什麼。中國孩子則肚皮鼓鼓,面色紅潤,尊老愛幼,
謙虛謹慎,最後被大家選為優秀學生、工作模範,人家愛聽什麼就說什麼。

  總而言之,吃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除了求生手段,或者人間享受,或者民族文化標志等等之外,吃飯還有一
個重要功能,就是兒童教育。雖然美國家長不管孩子吃什麼,飽不飽,卻管孩子怎麼個吃法,所謂吃相。美國中產
階級家庭,管得特別嚴格,絕不放過一次過錯。孩子從小自己吃飯,拿刀叉就得訓練。美國人吃飯,不許端起盤子,
放在嘴邊,也絕對不允許進了嘴的東西,再吐出來。肉骨頭、雞鴨、魚蝦之類,不可以嘴裡咬一口,再放骨頭,或吐
刺皮。孩子使刀叉,就得練到能夠在盤中剝掉蝦皮,只叉蝦仁入口的水平。而且還不許在瓷盤上切出聲響,砰的一刀,
父母就瞪眼睛,孩子趕緊要道歉。

  如此之難,好不容易吃在嘴裡,卻不能盡情享受。美國人吃飯,最要緊的一條規矩,是不許出聲。所以絕對不允
許張著嘴咀嚼,雙唇作響。也不允許離嘴一寸遠,大聲吸面條、稀飯、雞湯、茶或者酒。就是再燙再辣,也不可以發
出吸溜吸溜的響聲,只有受苦。更不許可含著滿嘴飯菜,邊咀嚼邊講話,那是美國人飯桌上的大忌。美國孩子從懂事
那天起,就會記得嘴裡有物不準講話。他們見到大人有誰犯規,一定要指出,大人也只好認錯。

  中國家長講實惠,注重孩子吃什麼,吃多少,一般對吃相不太在意。大人小孩,吃得熱熱鬧鬧,咂嘴吸湯,剔牙
打嗝,盡情盡興。那種吃飯的樂趣和滿足,跟美國人一起吃飯是絕對享受不到的。這又是中美兩國人吃飯,以及吃飯
教育上的一個不同之處。
 
資料來源:http://sgxjv88.blog.cbe21.com/user1/23/archives/2006/50.shtml
馬健心理咨詢與親子教育研究室 轉自:互聯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xime 的頭像
    maxime

    Maxime's life & work

    max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