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人性論 (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人性如遺傳因子一樣呈現出外顯(explicit)和內隱(implicit)的特徵,先前探討的部分多屬於顯現於個體外在的現象,現在我們進一步思索為何會有這些現象產生?人類的行為可以說是來自於刺激-反應的結果,因此在做出反應之前,個體所接受的刺激來源皆不同,並且演變的模式也不同,這些不同可能來自於心理與大腦結構的不同,這算是內隱的人性特徵.
       首先在心理層面,個體對刺激吸收程度不同是在於覺性的不同. 所謂的覺性,在禪佛學理論中指的是眾生本具的佛性,屬於天然的理體,亦是諸法的實性,原本靈明覺照,因名覺性。然而現在探討的覺性(awareness)偏向是從古自今流傳下來是士大夫(知識份子)的經世思想與批判精神,無論如何,覺性顯而易見地可以從先知先覺,後知後覺,不知不覺說起.先知先覺的心理狀態是充滿自我檢討,自我覺醒的一種狀態,時時對於個體本身是有強烈期許,因此常常會透透各種去蕪存菁的方法去精進個體之生命.至於後知後覺的的心理狀態是需要被提醒,被教導,並且需要透過教育訓練才能達到自覺的狀態.而不知不覺的心理狀態則是對於外在世界變化發生的事情毫無受刺激的效果,可能是因為生存的環境封閉或其他因素,導致身心靈狀態無法了解世界人事物的變化因果關係或無法突破一些障礙去改變自我覺性狀態,因而安於現狀,單單尋求生活的穩定.
       在大腦運作層面,指的是思維邏輯(thinking and logic)的重要性.正向思考或逆向思考決定人的反應行為,可能會向前推進行動,或向後防衛,亦或向上振作奮鬥,或向下沉淪失去希望. 因此樂觀(optimistic)思維或是悲觀(pessimistic)思維便會使個體產生不同的行為. 進步一步的思維觀念則是對於時空的概念,也許有點抽象,但是簡單來說就是要有橫頗面和時間序列的觀念,同一時間點在不同空間會發生很多事件,這些事件可能相關(relevent)或不相關;而同一空間卻在不同時間發生的事件大多是相關的,所以組織架構起來這些資訊便可作為個體要如何思考,採取行動之行為根據.
       而邏輯則講求歸納(induce)演繹推理(deduce)的功夫,此領域筆者仍是新學入門者,不過就經驗來說,此處主要強調是推行一項已知計畫時,透過邏輯方式,去架構最好的行為模式.邏輯的歸納方法是講求整合的能力,而演繹則有預期未知結果的效果.當我們在進行一項計畫時,必須先驗地(a priority)考量所有情境下會發生的結果,擬定出先決企劃或方法,再來進一步探討這些企劃或方法能否引導到希望發生的結果和避免掉不願發生的結果,然後透過經驗式的執行過程體驗感受當場狀況與情境,最後在以後驗式的檢討過程反証先前的規劃,冀望下次的改進.

max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E TEMPS PASSER, THE TEMPS FILER; TU CRIER" QUOTED from the movie "Paris, je t'aime"

        個體在時間潮流中與空間壓縮中不斷的尋求生存,個體的生長或內在的人性本質就像平行線(Parallel lines)一樣延伸至地平面消失的那端,無始結地發展下去,先不去討論人性之時效性問題,在人性間的交錯綜橫就夠讓人討論不完了.以平行線的概念來解釋,個體(人性)間的相遇相處便是獨立的兩條平行線之間產生了連結(Connection),不斷的邂逅(
rencontrer)再邂逅,緣份就此產生.儘管有趣的人性時自律時任性,時順從時叛逆,人性之優劣參雜,個體的本質絕對不同,展現出的情緒表情-喜怒哀樂陰晴不定,構畫出的外在生存時空也因而不同,悲歡離合發生的時點無從預測或判定,生命的成長有得有失,刻劃出的平行線的長短不一,方位不一,巧就巧在這兒,不同本質的個體出現在同一時空,這時不得不相信連結或佛學中的因緣(cause)的存在.

        舉例來說,"巴黎我愛你(PARIS, JE T'AIME)"影片中的女星娜塔麗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飾演的一角-Francine在家中練習劇本台詞也可以產生邂逅,原因在於其盲人男友正當"專心走路"(用聽的)時聽到有人喊叫,誤以為是有事發生而誤打誤撞開始與Francine相識一起.無論如何,人性都會有時昏睡有時覺醒的時候,兩人甜蜜在一起就像時間靜止,空間壓縮到一小小立方公分一樣,昏睡在兩人世界中,你陪伴我我陪伴你,看似很美好可以維持下去,其實不然.   人總有覺醒時後,這時便會覺得兩人世界一成不變,而外面世界仍繼續運轉,內心喊叫出覺醒的聲音開始想要改變,暫時逃離暫時抱怨暫時疑惑暫時沉睡,無論如何,人的本質持續發展下去,時空繼續紀錄,世界維持運作,以人的微薄力量是無法改變大環境的條件,這時人才發現需要改變的是內心世界,而不是外在的物質環境!   所幸盲人的世界只有聲音,早就聽到內心的覺醒,而一直陪在Francine身邊,當Francine成長後,男友看見了真正的Francine.

max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性的形成與發展是存在於個體之中,如同人格,價值觀,觀念,想法等無形氣質是因人而異,而由內而外延伸出來的個性,興趣,語言,行為等有形氣質也是大相逕庭。人性看似是自由意志下的產物,是非命中注定的,因此一般人碰到人性這因子往往視為內生因素(endogenous),對於該個體之人性視為所當然,並且通常個體身處於開放自由的環境中,便毫無保留地展露出來。有時個體會肆無忌憚地以人性為決策之依歸,發展出任性妄為的一面,或是直率坦白的一面,先乎略普世價值觀非對錯人性的彰顯會讓週遭的人感受到此個體的真實存在性,進而使他們對個體產生喜歡欣賞或厭惡排斥之觀感。事實上,人性的的外擴展現是可以很內斂與察覺不到的,在不同情境(scenario)中可以用更適宜(proper)的反應與思維模式去彰顯,去表態。這便有賴於是屬於自律性的(self-disciplined/autonomic)需受管教的(disciplined)的人性種類。

  從世俗的角度來看。具自律性的人性是相對於高人一等的,如同教育環境注師長們眼中的模範生,此種類的個體之一切行事作為都是合乎傳統禮教,做事符合時效不拖不延,今日事今日畢,言行談吐吐露出謙卑的態度,寬容待人嚴以待已的準則。從禪學理論來印證,自律性的人性也許是符合自性所引領的心靈,對於事情的因果能夠看的透徹,不會被外相所動搖,每天靜靜聽見內心的聲音,仔細察覺內在眾生(生理與心理)的變化,暸悟"過去,現在,未來"之時空不斷發生不斷紀錄,本質之清淨度始終如一,本自具足,本不生滅。

     至於受到管教的人性有兩種可能性而產生出來的,一是在封閉空間,另一是發生在開放自由的環境中,前者就像是應受國民義務之法律約束而不得不去上學學習的中小學生,或是義務役軍人必須接受服從為主的軍事教育一樣,因受到外在環境壓抑或驅使才去進行某些行為或活動,這種情況下人性不得不發展出受管教的特性,以符合環境的需求,然而也許事實上在受管教的外表下人性仍屬於自律自主自由的種類;而後者乃真正需要受管教的人性,因為在可以自由發展人性的環境中,個體不得其門而入,無法有效察覺自己的特質與天賦,一直需要旁人指點說明才能進行生活,而發展出須受到管教的人性。 從禪學理論以待之,某種程度本性受到身心靈方面的污染而無法適時展現光芒,因此個體無法了解內心真正指示,也體會不出大自然運行的法則,時時生滅於幻相外務中,因此受到情緒之影響,無法掌握生命之真實義。

max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個體從出生學習成長到成為成人(成熟個體)真正進入到社會(多重個體或組織),看似個體的發展是再進行社會化的過程,其實上個體不曾離開過社會,也就是這兩方是密不可分的,個體成熟與否都使社會向前演進,社會則迫使個體不斷地改變成長,此種互為因果的情況相當的有趣,細節姑且不去討論.當個體社會化之過程碰上社會演進改變之過程時,就讓人性之形成變得稍微複雜,因此兩點值得探討的中介因子(mediator)是不容忽視,即1.個體性(Individual)因子-理性與感性,與2.環境性(environmental)因子-適應學習或工作環境的能力.在人性論3談論過理性與感性的問題,我們接著來談談環境性因子.

  雖然大部分的個體選擇安身立命的地方,如學習環境或工作換境是可以由個人喜好意願去選擇控制,但是環境的好壞往往不是對於個人成長或演變最大的考驗,主要還是在於個人如何採用面對環境的適應力.適應力在個體是否是處於自由意志(free will)下或是非意願性(involunteer)下的行為也會有所不同.個體在非自願性下學習或被迫適應環境,其會產生先"強迫"自己接受該環境的心態,接著再以調適的心情去熟悉融入此環境,然後開始以自然而然的行為在此環境生存發展,也就是開始發揮人性的時機,此時機可以斷定一個人的人性高低,一般人只落於發揮人性的通俗面,而比較不平凡的人則以個人風格或喜惡為依歸,展現出個人特質的行為.最後由於這環境是被迫接受的,當人性發現可以脫離時,便開始尋找下一目標環境,因此這種適應力模式屬於動態性(dynamic)的適應力.

  而在自願性的前提下,個人展現的適應力是先經歷過尋找的階段,因為此階段是由個人的"自由意志"掌控,所以在真正適應環境前,可以先發揮自己的想法理念再去選擇未來要面對的環境考驗.接著一旦面對到新環境,才是接受、熟悉、融入此環境,當然最後也是會到達發揮人性的階段.此種適應力則屬於靜態性(static)的適應力

max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理性(sense)與感性(sensibility)的優劣爭論一直是人類社會中常見的現象,"究竟人類的大腦(brain)或心智(mind)中理性成份還是感性成份佔比較多的比重?",此一問題也許在專業的醫學理論或心理學理論中自有定奪.

  然而就筆者認知來說,在現今人類規律生活中,其大腦之理性成分佔大多數才會造就目前的國家社會規模與文明.理性為人類社會帶來工作機會與經濟成長,理性很實用,很務實,提供人類判斷是非的依據,進而驅使人類做正當正確的事.人類在工作與生活中因理性分配規劃時間,使得人生得到充實,建立起具有建設性的價值觀念,進而造福其他人,為社會國家增進福利.

  但是人是不甘寂寞的動物與具有普遍地追求新奇與創新的特性,因此感性往往在不經意當中便湧然而出,不論是突然打亂正常思維邏輯還是強力霸佔大腦理智分析區的方式,感性總是突如其來地為人類生活或文明發展帶來不可思議的創意與進步.當然,未必感性出現時都是帶來好運與好的後果.舉例來說,太過於感性的人往往衝動於行,或是喜怒無常,愛恨分明,表面上看起來這種人無法控制自我行為,導致一些行為的偏差或傷害到他人權益與自由;然而事實上他們只是勇於表達感受到的開心喜悅與痛苦悲傷,基本上他們的人心仍是善良單純的.

max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rom the chapter six of the novel "seize the day", the hero was aware that who controls everthing? old man of this type, without needs. They don't need therefore they have. I need, therefore I don't have.

  慾望(desire)一直是人類自私自利行為的原動力,慾望造就物質的需求(demand)或偏向精神意涵的需要(need),以致於他們可以擁有或得到(having)想要的事物或達到精神上的滿足(satisfaction).這是一般人(ordinary person)的想法,一旦破除這種迷思(myth),需要也許不再是擁有的動機與目的,也許不需要才是真心擁有的原因.

  這種道理可以適用於家人相處,物質或錢財方面.有人會好奇為何是家人相處,其它都還蠻容易理解,原因在於我們從小生長於家庭環境,對於家人總是飯來張口,茶來伸手,認為家人所給予我們所需要的都是理所當然,漸漸地對於家人所給的事物看定為一定需要的東西,但並未真心想要擁有家人或是他們所給予的東西,如此產生弔詭的情況,既然不想要擁有為何又需要,把家人看的太物質化,太理所當然.因此很多社會問題都來自於家庭的不和諧,並且追根究柢才發現是慾望作祟,從家庭相處觀念偏差,導致對於社會環境產生動亂與危害,人性中的慾望實在是太利害了.

max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系統"不是一個沒有七情六慾的聖人,雖然系統有自我防衛自我免疫的能力,一旦系統喜歡,深愛,摯愛的"病毒"入侵時,也有招架不住的時候.

系統曾經對於一個所謂的"病毒"下達封鎖的指令,也許有一段時間(4 years),系統可以正常運作,一天24小時讀書讀書,提升能力再提升能力,不讓系統的等級與其累積的知識技術被其他更新的系統給淘汰掉,不就是為了有一天能在這充滿競爭壓力的社會中脫穎而出,贏得勝利.

但是系統和病毒也是有人性(humanity)的,病毒的身心靈一旦被系統封鎖太久,便停滯不前,得不到光明的生長要素,導致其所仰賴的黑暗力量吞噬了自我,最終毀滅自己.

max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